作为贵州省打造的首个综合性对外开放平台,自2011年举办首届以来,酒博会已逐步成为贵州省对外开放和全球酒业交流的重要平台,市场化、国际化、专业化等特点进一步彰显。从过去财政补贴参展商到如今参展商自掏腰包买展位,甚至出现“一位难求”的火爆场面,短短几年,酒博会的市场化诀窍在哪里?
从“请”到“迎”的蜕变
作为政府主导型展会,2011年至2014年,酒博会每年在展览展示部分均为参展商提供财政经费补助。自2015年起,酒博会逐步进入市场化运营,补助经费逐年降低。今年,酒博会已无该项财政经费支出,实现市场化运营。
贵州省贸促会(贵州省博览事务局)一份2014年的《关于贵州酒博会公司化运营有关问题的请示》,一本《省贸促会(省博览局)会展活动工作规范》给出了答案。
2014年,根据商务部“酒博会公司化运营”的指示,贵州省开始尝试酒博会的市场化运营。如何更好实现市场化?“一方面从源头控制预算,提高政府购买服务的效率,另一方面成立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‘酒博公司’),把市场交给市场,实现精准化、专业化办会。”贵州省贸促会会长、贵州省博览事务局局长张汉林一语道破“玄机”。
翻开足有117页的《省贸促会(省博览局)会展活动工作规范》,从招商招展到参展商品质量的规范,从邀请接待到服务外包及采购的规范,一项项规范和程序说明清晰且全面地囊括了展会涉及的所有环节。
路径清晰,成绩可喜。2011年到2014年,参展商可获得免费展位。2015年起,酒博会开始收取展位费,今年展位收入已达1500万元,是2015年的近3倍。
从“少”到“多”的质变
酒博会已是贵州开放品牌。自2015年起,参展国别数量逐年增长,平均增长幅度为5%。
意大利是本届酒博会的主宾国。意大利前总理马西莫·达莱马表示希望以酒为媒,中意加强协作,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各领域合作。在马西莫·达莱马的带领下,逾70人的意大利代表团开展“意大利红酒在世界的地位及其影响”主题论坛、“创‘意’之巅”品鉴会、意大利名酒名庄推荐以及意大利名酒大师班系列活动。
今年,共有意大利皮尔蒙特、法国波尔多、加拿大安大略、智利中央山谷、美国加州、阿根廷门多萨、德国莱茵高、南非西开普、澳大利亚巴罗萨谷等境外13个重点葡萄酒产区的代表性企业赴酒博会,展开多姿多彩的产品展示。
国际化交流由少变多,国际化水平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质的飞跃。
“为与国际接轨,酒博会近年积极对标国际展会。”张汉林介绍说,酒博会在2017年2月通过国际展览业协会(UFI)认证,2017年11月通过ISO9000认证,使酒博会成长为中国迄今唯一通过国际展览业协会(UFI)认证的国际酒类专业展会,是唯一获得ISO9000认证的国际博览会。
从“酒”到“链”的聚合呈现
开放必然带来发展,发展必然要求专业。酒博会作为酒业权威发布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。围绕“酒”产品的上下链,本届酒博会进行全产业链的展厅面积首次突破1万平方米,酒类及涉酒全产业链参展组团和企业2077家,其中,涉酒全产业链90家,较去年同期增长76.47%。
同时,围绕贵州省重点发展的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、农村产业革命十二个特色产业和五个新型服务业,重磅推出涉及白酒产业、航天科技、农业产业、现代商贸物流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、旅游装备产业、军民融合等16条产业链的招商。
专业,体现在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中。国际美酒嘉年华、中国美酒网络评选大赛、“贵酒+黔菜”等一系列市场化创新活动使贵州酒市场的发展血液更加鲜活。
截至目前,酒博会沉淀了近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家酒类商协会、5000多家酒类参展商和30000多家酒类专业采购商资源,累积终端消费者超过200万人。
值得一提的是,酒博公司与金融机构于2016年联合发起酒博基金。该基金是通过酒博会平台搭建的第一支酒类产业发展基金会,也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产业并购基金,一期规模为100亿元,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白酒产业基础设施建设、投资并购、供应链金融服务和酒类产品资产证券化建设四个方面。
来源:中国贸易报 作者:毛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