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个月,第二届中国(贵州)国际酒类博览会将在贵阳举行。3000个标准展位、8万平方米展馆面积、1300多家国内外参展企业、6000多家采购商……这一组数字已足以说明酒博会的号召力、影响力。
十年间,贵阳市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,把服务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,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独特优势,大力发展旅游、会展、物流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——
以避暑季、温泉季等为依托,旅游业总收入连续五年每年以40%的速度增长,领跑服务业发展;
生态文明贵阳会议、酒博会等会展品牌声名鹊起,“中国夏季会展名城”的品牌效应日益显现;
招商、中信、浦发、花旗等中外银行的引入,标志着贵阳市金融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;
……
十年间,贵阳服务业“破茧成蝶”,实现了从仅限于商贸、住宿、餐饮、仓储等内容的传统服务业,到以旅游业为引领,以会展业、物流业、金融业等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的“蝶变”,成为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。
亮点一:避暑经济“迈大步”
近年来,贵阳在气候上做足文章,充分挖掘避暑经济之潜力。
2007年6月,贵阳市举办“首届中国(贵阳)避暑节”活动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——仅仅四个月的时间就实现旅游收入57亿元,占全年总收入的近一半。而当年贵阳旅游总收入达125亿元,同比增长48.2%。
初战告捷后,2008年开始,贵阳市将“避暑节”升级为“避暑季”,全力将气候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。完善旅游基础设施,打造“泉城五韵”、花溪区天河潭、息烽国际汽车露营基地等重点景区、景点;根据市场需求,深度开发旅游产品,推出避暑旅游文化系列产品等;加强旅游推介,全面提升“爽爽的贵阳·中国避暑之都”的城市形象品牌……这让贵阳的知名度、美誉度大大提升,推动贵阳旅游又好又快、更好更快发展。
【数字点击】在避暑季、温泉季等活动的支撑下,贵阳市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平均增长连续五年保持20%和40%以上的增速。2011年,贵阳市接待旅游人数达5250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达612亿元。
亮点二:会展经济异军突起
会展业被公认为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十大产业之一,具有产业关联度高、集聚效应强的特点,能带动旅游、宾馆、餐饮、商业、房地产、交通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。近年来,贵阳市软硬件齐头并进,全力打造“中国夏季会展名城”——
先后建成了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、贵州省国际会议中心等一批功能齐全、水平一流的会展中心,为发展会展业提供硬件支持;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,支持会展经济做大做强;成功举办了生态文明贵阳会议、酒博会、亚洲青年动漫大赛、中医药博览会、贵州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全国知名会展活动,初步形成一系列具有影响的品牌会展活动,并先后荣获“中国绿色会议城市”、“年度最佳会展城市管理奖”等奖项。
【数字点击】今年上半年,全市共举办各型各类展会150个,观展参会人数约200余万人次,实现综合经济效益22亿元,相当于去年全年的305%。市会展办预计,下半年还将有40余个大型会展活动在贵阳举办,全年综合经济效益有望突破40亿元。
亮点三:引金入筑成效显著
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,发达的金融业是一个城市繁荣的重要体现。近年来,贵阳市加大资源整合力度,为在筑的金融机构提供优质、便捷、高效的服务,积极为企业和银行搭建沟通合作的平台,促进金融与产业的协调发展,“引金入筑”工程取得实效。
从2009年开始,贵阳市先后成功引进花旗银行、浦发银行、中信银行、招商银行等国内外知名银行在筑开设分支机构。2011年,贵阳市商业银行更名为贵阳银行,贵阳市还成功组建贵阳农村商业银行,2个村镇银行、43个小额贷款公司、116个融资性担保公司挂牌营业;上市公司发展到13家。
【数字点击】2011年,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、贷款余额分别从“十一五”初的1494.17亿元、1202.85亿元增至3603.65亿元、3012.86亿元,年均分别增长19.3%、20.2%。(艾冰)
来源:贵阳新闻网